北京一景点用“性”招揽游客。4月23日,记者在北京房山圣莲山景区看到,醒目的男性生殖器图腾“根”与女性生殖器相似的“玄女洞”,在巨大的老子雕像右侧遥遥相望。很多游客源于害羞,不好意思过去观赏。景区负责人说,这两个图腾代表着对老子文化的传承。(4月26日光明网)
真可谓“旅游是个筐,胡话尽管装”——把“性”意盎然、“性”趣十足的景观,刻意往老子雕像旁一放,居然就有了“传承老子文化”的意思。倘若先人有知,听罢这番“高论”,恐怕早已怒目圆睁、气得不行。
旅游需要开发,景点追求创意,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而由于同质严重,竞争激烈,眼下在不少地方,似乎也正越来越趋明显地纷纷瞄上了一个“性”字。概括地说,便是把“新亮点”理解成“性亮点”,将“新景点”鼓捣成“性景点”。与北京这个景区“性开发”异曲同工的是,最近一度成为网络关注焦点的河南信阳某风景区,就是通过与某策划公司合作,杜撰和炒作“处女口唇茶”,把“借色促销”的歪门邪道,发挥得游刃有余、淋漓尽致。
景区开发希冀以“性亮点”来集聚眼球、吸引人气,这无疑是一种距明智很远、离短视很近的拙劣思路。游客逛景点,不是去泡酒吧间,不是去上K歌房。对于涉足旅游景点,人们最看重的还是放松心灵、陶冶心境。而景区建设动辄把“性”的概念、“性”的招牌当作宝贝,以期用低级和低廉的意淫之物逗人一乐,恐怕实在难以起到“美不胜收”的愉悦效果,倒更易于滑向“丑不胜收”的反面感受。“传承老子文化”的性图腾,非但引人驻足乏力,倒使不少游客差于停留和观赏,已经直观地证明了这一点。
“处女口唇茶”也好,“性器传文化”也罢,刻意突出“性亮点”的景区构思和创意,其实除了衬照设计者的格调不高、内涵不深,的确很难对一地一范围的旅游可持续发展,带来多少有益的帮助。毕竟,性是一种比较私密的内容和概念,不看场合、不分需求地过度摆弄和炒作,既不符合咱们这个国度的普遍思维和想法,同时因着急功近利、急于求成,也不一定能够体现出文化追求的真实本质来。所以,为了不致事与愿违的“丑不胜收”,旅游开发还是少些“性”致勃勃的原始冲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