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台北,你会与哪里些美食“连结”?北市申请“美食之都”的文件草案出炉,在台北市众多料理中,小吃、办桌与素食三大类饮食文化雀屏中选,将成为台北市的代表性美食,将向全球营销。
北市府商业处处长刘佳钧表示,去年4月,北市宣布将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申请“美食之都”后,商业处找来上百名的美食家、餐厅大厨、学者、饭店经营者等,历经30多次会议后,精挑细选出这三大类。
刘佳钧表示,台北市有众多小吃,不论是夜市的千岁宴或鼎泰丰的小笼包,皆为人称道。办桌文化则主打节庆饮食与宴席料理,如传统流水席及现代合菜。台北市素食餐厅就高达三千多间,普及率高、种类丰富,且不光是宗教素,还有环保素、奶素等。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订出美食之都八大指标,分别为“有高度发展的美食行业”、“有积极活跃的美食机构与餐厅”、“用在地食材制作传统料理”、“工业进步下仍保有传统菜肴”、“有传统市场和食品产业”、“举办各式节庆及比赛”、“尊重环境”、“在烹饪学校推动课程”。
台商业部门表示,申请通过“美食之都”的城市做法皆不同。大陆成都的申请文件就有一百多页,洋洋洒洒列出上千道麻辣料理,主打麻辣饮食;瑞典的厄斯特松德申请文件则简单许多,只用了20页阐述绿色城市与咖啡厅饮食文化,照样过关。
刘佳钧表示,将以“说故事”的做法包装这三大类饮食文化,介绍渊源、现代餐饮生态、特色与永续经营。以小吃为例,不太可能会像成都一样详细列出每道小吃,但会找出背后典故,带大家“穿越时光”,了解蚵仔煎、旗鱼米粉等小吃怎么诞生。
日前民进党议员批评,申列为“美食之都”需要自身所属的“委员会”支持,台湾地区不是教科文组织的会员地区,如何申请?刘佳钧表示,已确定可用“城市”名义申请,至于“委员会”这一关,确实较为棘手且敏感。但他认为“事在人为”,将再寻求外事交流管道与联合国委员会沟通,有成功加入WHA的前例,相信是有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