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版纳,群山环抱,一江蜿蜒,奔腾向南。美丽的澜沧江,由青藏高原出发,在此流出国境后,叫作湄公河。
2000年4月20日,中、老、缅、泰四国政府在缅甸正式签订了《澜沧江—湄公河商船通航协定》,2001年6月26日,四国商船通航典礼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首府景洪举行。澜沧江—湄公河从此把中国西南地区和亚洲中南半岛的人民紧紧维系在一起。
目前,中国云南省境内已建成较为发达的交通网与澜沧江—湄公河相衔接,湄公河下游的泰国高等级公路四通八达,可直通马来西亚、新加坡。老挝、缅甸、柬埔寨、越南等国的主要交通干线也与湄公河紧密相连,形成了“牵一江而动东南亚”之势。
疏理航道功不可没
橄榄坝是景洪港的3大码头之一。在此,我们看到澜沧江上,挂着中、老、缅、泰四国国旗的货船和客船穿梭往来。
我们走进停在江边的一条工程船,有着30多年水上航行经验的老船工廖同武说:“现在这条江上船多了,航道也好走了,300多吨的船都上得来。这是疏理航道的结果。”
2002年3月15日至2004年5月10日,中国政府出资500万美元,承担并组织了上湄公河航道改善工程建设,开展四国间航运技术合作交流。整治后的澜沧江—湄公河航道,境外段船舶航行条件得到了极大地改善,提高了船舶的通航期和船舶载重量,现在,这条航道常年可通航150吨级船舶,洪水季节可达300吨级船舶的通航标准。
黄金水道效益初显
作为澜沧江上进出国门的第一港——景洪港口岸,目前,已形成以景洪为中心,勐罕为补充,关累为重点的直通东南亚各国的水路通道网,成为澜沧江—湄公河国际航道上,我国境内第一港口口岸,国际航运发展前景无限。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港务局副局长陈应考介绍:“在这里从事航运的企业,从1990年仅有1家国营航运公司发展到目前的30多家航运贸易公司,货运量从1990年的300吨增长到目前的30多万吨以上,国内船舶从3艘客货船增加到107艘。”2009年景洪港完成货物吞吐量39.3万吨,完成国际旅客吞吐量4.5万人次。
西双版纳位于中国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前沿,澜沧江—湄公河是西双版纳与下游地区交往的天然纽带。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双版纳发挥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中“核心区”的优势,与老挝、缅甸、泰国等东南亚国家开展了广泛的经济合作。2009年,境内各口岸外贸进出口累计完成6.73亿美元,其中,通过澜沧江—湄公河航运中转的进出口商品货值2.73亿美元,与2008年同期相比增长26.9%,占全州进出口商品货值的40%。
旅游惠及沿岸各国人民
目前,澜沧江—湄公河国际航运主要起止港是中国的景洪港、关累码头——泰国的清盛港和清孔港。陈应考说:“尽管昆明到曼谷的高速公路通车了,但这条水上通道还是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水上货物运输比路上关口少、运量大、费用低,一船到终点、一天到泰国。运出的主要是水果、蔬菜、鲜花等农副产品、日用商品和机电产品,运进的有龙眼、香蕉等热带水果和木材。”
澜沧江—湄公河国际航运对西双版纳经济发展起到了辐射和带动作用。2006年9月开通的景洪港至泰国清盛港定期旅游客船,有力地促进了世界上两个著名旅游区——中国的西南地区和东南亚国家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说起水上客运的作用,多年从事旅游客船营运的秦伯纯说:“澜沧江—湄公河境外沿岸,大多是农家村寨,交通闭塞,客船的开通有利于这些村民的出行。同时,客船平稳舒服,有一年,有个泰国老年团从陆路到西双版纳旅游,非要从水上回国。一路上,优哉游哉,老人们高兴得又唱又跳。这条旅游客线将来一定会大有可为。”
神奇的澜沧江—湄公河在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中,将美丽的西双版纳与世界连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