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日本时间下午5点,在日本山阴海岸世界地质公园举行的第四届亚太地质公园网络研讨会上,织金洞国家地质公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加入世界地质公园网络中心,成为世界地质公园大家庭新成员。至此,织金走向世界,有着“公园省”之称的贵州又增添一块世界级品牌,同时这也填补了贵州没有世界地质公园的空白。
——织金走向世界贵州实现世界地质公园零突破
记者从织金了解到,9月15日-20日,第四届亚太地质公园网络研讨会在日本山阴海岸世界地质公园举行。作为中国政府推介的第八批世界地质公园候选单位,织金洞国家地质公园随国家、省、市、县代表团赴日本参加本次会议。
据介绍,亚太地质公园网络是亚洲太平洋地区世界地质公园的区域性网络组织,目前共有成员42个,其中中国31个,其他11个分别分布在日本、韩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越南。亚太地质公园网络研讨会每2年召开一次,前三届会议分别在马来西亚、越南、韩国举行,大会不仅仅是所有参会代表相互探讨技术的重要平台,也为各级管理者共同商讨地质公园管理机制提供了机会。目前,该系列大会已经成为世界地质公园网络的重要活动之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和世界地质公园网络执行局积极鼓励与支持世界地质公园网络成员和其他管理技术人员参加该大会,分享地质公园建设和管理经验,介绍新活动与共同项目,确定未来地质遗迹保护、自然与文化遗迹价值提高、环境教育、地质旅游与地方发展共同战略。据悉,地质公园是以其地质科学意义、珍奇秀丽和独特的地质景观为主,融合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自然公园。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出,此计划在2000年之后开始推行,目标是选出超过五百个值得保存的地质景观加强保护。至2014年,全球已经建立世界地质公园111个,中国已有31处地质公园进入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网络名录。贵州省内现有9个国家地质公园,织金洞世界地质公园的成功申报,填补了贵州没有世界地质公园的空白。
——内外兼修织金洞6年屡创佳绩
能够获得“世界地质公园”称号,对于织金洞来说是荣誉,更是肯定。
据了解,为充分发挥地质公园的职能作用,早在2009年,织金县与织金洞管理局就洞景一家,整合力量,加大了地质资源保护、地质科普教育、带动经济发展、完善机构建设等方面的工作力度。不仅陆续投入2个多亿元资金用于地质标识标牌系统、地质博物馆、地质广场、科普教育等的建设与保护工作,2012年还开始启动申报世界地质公园相关事宜,2014年正式被列为中国政府推介的第八批世界地质公园候选名单。
“我们一直觉得织金洞是大自然给贵州的一笔宝贵财富,只有在保护中开发、传承才能发挥其最大影响力。其实申报世界地质公园也是为了检验一下,包括织金洞本身的资源,还有我们的管理等等。很高兴,我们获得了认可。”据织金洞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织金洞一直不断探索景区发展之路,一方面,不断升级保护措施,巩固内在实力;一方面,不断提升影响力和美誉度等外在形象,拓展市场。
据了解,按照织金洞地质公园地质遗迹的分布特征和组合规律,再按地质遗迹的科学价值和珍稀程度,公园的保护区划分为四级保护区:特级保护点、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和三级保护区。每个保护区都有严格的保护重点和标准。因为保护得力,2012年,织金洞开始连续获选先进集体和保护优秀单位。
围绕地质公园特有的科普优势,近年来,织金洞还推出各种科普活动进企业、乡村、学校、社区,不断拓展科普讲解覆盖面。科普活动不仅为景区迎来了游客,还吸引了大批志愿者。就在宣布织金洞获得世界地质公园当天,百名高校学子正在参加织金洞的科普之旅,在边走边看边听边学之余,同学们还身穿着科普教育的衣服,戴着“爱护地球从我做起”的绶带,自愿在景区服务区、织金古城当起了志愿者,邀请同来旅游的游客、市民签名,倡导文明旅游、保护遗迹。同学们的热情也感染了游客,大型万人签名墙涂写满了人名,还有各种祝福语。
源源不断的人流为织金洞带来了巨大商机,甚至还辐射到周边地区。如今,借助织金洞的火爆人气,周边乡村已经逐步发展起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旅游,旅游商品、客栈等。
借势腾飞 织金旅游要华丽“蝶变”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此次获批纳入世界地质公园网络,织金县与织金洞将进一步借势发展,立足“洞天福地·大美织金”的品牌形象,进一步推动以织金洞为龙头的大织金文化旅游业的发展,致力于由精细化管理向标准化管理转变、由单一型旅游景点向综合旅游目的地转变、由简单观光型景区向科普教育型园区转变、由企事合一的管理体制向经管分离的新型管理方向转变,重塑织金及织金洞的旅游新形象。在不断完善自身的同时,为贵州地质公园树立标杆形象,为多彩贵州旅游事业添砖加瓦、再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