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十里洋场老上海,展望世博美好新生活。3月21日开幕的2010豫园春季民俗庙会推出“上海印象·老城厢文化体验展”,再现百年上海商埠的繁荣兴衰。
借助岁月故事、老照片、国货精品、手工作坊等展示,追忆逝水年华,庙会让市民和游客感受原汁原味的上海变迁。
红砖墙青瓦顶,小小的老虎窗半开半闭,中心广场上6栋仿30年代石库门建筑,让深藏在每个人脑海深处的记忆如实再现——
看“住”之变化
实心黑漆木门,传统中式门环,咚咚的叩门声回荡在幽深里弄中;老式电线杆上,路灯散发着昏黄的光线;路边茶馆中,老虎灶腾起袅袅热气。吉祥里、大中里牌楼下,贺友直老先生的“老上海三百六十行”漫画生动描绘出了上海本土“弄堂”文化。
这边厢,几把竹椅,街坊闲聊。那边厢,高楼大厦,现代都市。
尝“食”之不同
城隍庙五香豆、大白兔奶糖,这些老字号食品,曾是物质匮乏年代人们过年时翘首以盼的美味佳肴。面糖人、海棠糕,也曾是许多70后、80后放学后从街头小贩手中接过的一份欣喜。在传统装饰的老铺子里,每个游客都能惊喜地发现,儿时的甜蜜记忆回来了。
曾经,颗颗甜蜜,百般珍藏。如今,品牌众多,滋味不同。
品“用”之更新
上海牌手表、回力球鞋、凤凰牌自行车、三转一响四大件,曾是一个上海家庭值得炫耀的国货名牌,也代表了上海这座城市的制造水平。如今,当中国制造成为世界流行,当更多的世界品牌走进上海人家,这些曾经的物件定格在历史当中,记录下城市发展的一页。
忆往昔,嫁妆必备,四样大件。看今朝,电脑轿车,更新换代。
乐“玩”之变迁
戴领结的摩登老克勒翩翩起舞,放在留声机上的黑胶唱片乐曲悠扬,你可以在曾风靡上海滩的哈哈镜前乐呵乐呵,也可以在路边的铺子里买上一个传统铁皮青蛙上上发条,更可以拉起叉铃一显身手。这些娱乐方式很简单,却是百年老城厢最淳朴的童年记忆。
俱往矣,青梅竹马,童年乐趣。待明日,世博园区,玩转世界。
跟着提篮叫卖、走街串巷的市井艺人,时空隧道的最后一站是一幅留白——“世博寄语”空白展板,百年上海老城厢,今朝迎来世博年,期待着游客留下对上海城市未来生活的畅想和对世博的美好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