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景区旅游线路住宿酒店机票交通食全食美旅游资讯旅游常识数码摄影社区
在线预订

热门文章
当前位置:主页 > 旅游资讯 > 其他地区 >
 
1
1
青岛距离“目的地”还有多远?
青岛距离“目的地”还有多远?
来源::青岛日报    发布时间:2013-05-13 20:38   浏览次数:

  在前不久召开的全市加快旅游业发展大会上,青岛首次提出全力打造国际化旅游目的地城市。由此,国际化旅游目的地城市成为青岛发展旅游业的新坐标。
 

  当前,旅游业已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其总量占全球GDP的10%以上。据世界旅游组织测算,目前与旅游相关的行业超过110个,其中高度关联者29个,旅游收入每增加1元,可带动相关行业增收4.3元。在中国,旅游业正迎来全民旅游、全新消费新阶段,旅游消费已从单纯的观光游向度假旅游升级转型。为此,青岛再一次明确方向,提出打造国际化旅游目的地城市,这是青岛发展旅游升级版锁定的新目标,对于提升经济发展质量,优化经济发展结构,举足轻重。
 

  全力打造国际化旅游目的地城市,青岛面临怎样的压力?应该选择怎样的路径?锁定这个目标,我们的路还有多远?本报今起就此推出系列观察,敬请垂注。
 

  青岛旅游 “国际化”的基础

  打造国际化旅游目的地城市,无疑为青岛面向世界打造全方位、全要素、全时空旅游城市划定了新的高度与宽度,在这方面,青岛具有独特的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
 

  北京交通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中心主任王衍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国际化旅游目的地,旅游吸引物(即景区)并不是唯一,更为重要的是要具备国际化的旅游功能,这主要有三个元素组成:一是城市要有相当的国际知名度;二是旅游业已经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三是旅游具有动力功能,即关联度高,可以带动多个产业发展。
 

  王衍用认为,青岛在这方面很有基础。他说,200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支持的“世界最美海湾组织”将青岛海湾评定为第一个来自中国的“世界最美海湾”。青岛的崂山道教文化、养生文化也对海外游客具有相当大的吸引力,可以打造成世界级文化旅游产品。青岛城市的“德式风情”是国内其他城市不具备的,这些都成为青岛打造国际化旅游目的地城市的独特资本。
 

  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刘思敏博士则认为,品牌的国际化是青岛建设国际化旅游城市的重要元素。青岛既有世界知名的工业品牌,如百年青啤,还有海尔、海信等国际化程度较高的知名企业,这本身就是难得的旅游资源。此外,作为旅游六大要素之一的“住”,青岛的国际化色彩也非常浓厚。近几年,青岛相继引进了洲际、喜达屋、凯悦、凯宾斯基、雅高、港中旅等30多个国内外知名品牌,连续两年荣膺“中国最佳休闲城市”榜首,国际啤酒节、海洋节、克利伯帆船赛等国际型节庆活动的举办,进一步扩大了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为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后劲。
 

  产业方面,统计数字显示,2012年,青岛实现旅游总收入807亿元,占GDP的比重超过11%,旅游业当仁不让地成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成为鲜明的城市特色。去年,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人次占到常住人口的6.6%,宜居、宜游成为旅游业发展的新要求。
 

  山东省旅游局日前公布了今年一季度国内外大旅行商、旅游电子运营商向山东输送入境游客前十名城市,青岛遥遥领先于省内其他城市。各大旅行商在韩国推出的“青岛三日游”或“青岛四日游”,
 

  在东南亚市场推出的 “青岛一地游”等都成为当地热销的旅游产品,深受青睐。
 

  所有这些,都为青岛搭建国际化旅游目的地的坐标提供了坚强的基础。
 

  与新坐标还有差距

  良好的城市目的地形象,高品位的旅游资源和产品,与国际接轨的公共服务……这些都是打造国际化旅游目的地城市的必要条件,但当我们把青岛旅游放在这些标准之中衡量时,却不得不承认,城市形象不突出,整体产业规模小,产品结构单一,大众化产品多、高端产品少,与国内先进旅游城市的差距不断加大等等,都成为横亘在青岛打造国际化旅游目的地城市道路上的难题。
 

  “规模是一个产业发达与否最直接的标志。青岛旅游业虽然已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但青岛旅游经济的规模总量总体偏小、旅游业整体实力不强;旅游产品偏老,基本还是以沿海一线的老景点、老项目吸引游客,缺少高端产品和体验型产品,入境和过夜游客比重偏低;旅游产业层次偏低,产业链分散,游客人均花费少,旅游业带动性不强;旅游企业比较散。与此同时,我们的旅游企业虽然数量不少,但缺少具有龙头带动性的大企业。在全国同等城市中,青岛旅游业主要指标位于中后位次。青岛打造国际化旅游目的地城市,必须提升旅游产业的整体层次。”青岛大学旅游学院院长马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此表示。
 

  同样是数字,能看出进步,也能看出差距——

  2012年,我市旅游总收入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位居第九位,广州以1911亿元位居首位,武汉、杭州分别以1396亿元、1392亿元分列二、三位;2012年,我市旅游业外汇收入8亿美元,位居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第8位,广州仍以51亿美元位居首位,深圳、杭州分别以43亿美元、22亿美元列二、三位;2012年青岛接待境外游客127万人次,排名第十,深圳以3164万人次排名第一,广州792万人次、杭州331万人次,排名二、三位。
 

  日前,福布斯中文版杂志发布了《2012中国大陆旅游业最发达城市榜单》,青岛位居第17位,北京、上海、广州分别荣膺冠、亚、季军,重庆则出人意料地位居第四位,杭州、深圳、苏州、天津、南京、武汉分别位居五至十位。专家表示,这份榜单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国内主要城市旅游业的发展水平。
 

  城市间的竞争某种程度就是注意力资源的较量,就是“眼球经济”。青岛在国外的城市形象不突出,很多境外游客对青岛旅游的认识还停留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对青岛的历史和现状知之甚少,境外旅行社也很少将青岛纳入他们的旅游产品,导致青岛在入境旅游市场上一直处于温点状态。
 

  旅游产品欠缺“文化味”

  与先进城市相比,缺乏整体文化内涵,没有统一鲜明的文化特色一直是青岛旅游业的“短板”。
 

  对此,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刘思敏表示,旅游从本质上而言就是文化活动,是承载、传播、发展文化的载体,缺少文化,旅游就会失去个性和生命力。一个城市的深度游,越来越需要以文化作为内涵。无论是城市还是景区,都应深入挖掘旅游资源及其文化内涵,不断丰富旅游项目,提升旅游文化品位,从而使游客真正停留下来,细细品味、体验、享受,达到深度游的目的。青岛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应该整合多元文化旅游资源,加强文化挖掘、拓展和注入,建立历史建筑文化、奥运文化、古遗迹文化、名人文化、博物馆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工业文化、军事文化、演艺文化、婚庆文化等特色文化旅游产品体系,打造青岛文化旅游品牌。
 

  “青岛的旅游开发缺少人文主题,比如八大关,论资源不比厦门鼓浪屿、苏州平江路差,但没有综合包装,没有贯穿的主题和与之配套的特色设施,如酒吧、书店、小型画廊等,没有与风光相配套的故事。”港中旅青岛海泉湾度假区总经理贺晓鸿说。
 

  曾在杭州工作多年的贺晓鸿告诉记者,杭州旅游业在起步之初就把旅游和文化结合起来发展,在这个过程中越来越认识到文化对于旅游的重要性,好山好水都需要文化的融合才能成为有生命力的旅游产品。杭州宋城作为南宋文化与旅游相结合的成功典范,展示了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发展之路,一场《宋城千古情》演出年年有新意,场场爆满,连演十多年共一万多场演出,经久不衰。杭州南宋御街更是南宋文化发掘、研究、保护、开发的重要成果,御街经过考古发掘并有机更新,重新焕发了新的生命力,成为独特的文化旅游景观。
 

  看来,不论是对照我们新确立的旅游发展坐标,还是与国内外先进旅游城市放在一起考量,青岛都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关于畅游 广告合作 友情链接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2015 畅游旅行网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Tripmart 版权所有 © 2008-2015 Tripmart.cn.   京ICP备1500768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10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