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景区旅游线路住宿酒店机票交通食全食美旅游资讯旅游常识数码摄影
在线预订

热门文章
当前位置:主页 > 旅游资讯 > 旅游资讯 >
 
1
1
2021美丽中国文旅经济发展论坛在西安成功举办
2021美丽中国文旅经济发展论坛在西安成功举办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21-09-14 17:41   浏览次数:

        为切实贯彻国家关于加快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创造文旅经济发展新格局的系列文件精神,广泛宣传推广业内标杆,分享优秀文旅目的地的成功经验,增强优秀旅游品牌在国际国内的影响力;同时为各旅游目的地加强与客源市场各相关部门的业务对接搭建合作平台,近日,以“美丽中国,精彩之旅”为主题的2021美丽中国文旅经济发展论坛在西安成功举办。
 
        出席会议的嘉宾有:原国家旅游局巡视员、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研究员李克夫先生,中国黄河文化经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原国家旅游局政策法规司司长张坚钟先生,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对外经济文化工作委员会会长张中磊先生,文旅业优秀专家、长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丁华女士,西北大学EDP 中心主任、旅游管理系党支部书记、博士、副教授郭亚军先生,云南省广南县政协主席李红虹女士,山西省临县县委宣传部长王桂秀女士,临县文化和旅游局局长刘卫平先生,绍兴市兰亭旅游度假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总规划师韩烨飞先生,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李姝燕女士,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文化和旅游局谢守军先生,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文化和旅游文物广电局党组成员张蓉女士,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金庭镇经济和旅游发展局局长蒋金伟先生,苏州金庭旅游集团总经理王嫁美女士以及来自国内各地精品旅游目的地代表、媒体代表、旅行社代表、投资商代表出席了大会。
 
第一排:张坚钟、李克夫、谢守军; 第二排:郭亚军、张中磊、丁 华; 第三排:王桂秀、韩烨飞、张 萌。
 
大会现场
 
        出席本次大会的国内优质文旅目的地代表有: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绍兴市兰亭文化旅游度假区,云南省文山州广南县,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金庭镇,山西省吕梁市临县,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河北省遵化市,广西贵港市港北区,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等,各优秀目的地代表单位在大会现场进行了宣传推介。
 
        “羲皇故里·陇上江南”——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现场进行了旅游资源宣传片展示
 
        秦州区位于甘肃省东南部,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天水市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是陇东南的交通枢纽,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畅通,文化旅游资源丰富,是陇东南发展基础好,发展潜力巨大的城区。秦州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有“陇上江南”的美誉,是全国乃至世界最佳的宜居城区。
 
        秦州区历史文化深厚,位列“三皇之首”的人文始祖伏羲就诞生在这里,故有“羲皇故里”之称。秦州境内留有大量的伏羲文化遗存。每年公历6月22日举办的中国天水伏羲文化旅游节,已成为中国最具发展潜力的节庆活动之一。公祭仪式已被列为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吸引着海内外炎黄子孙前来观光朝觐、寻根祭祖。
 
        2700年的建城史和漫长的历史演变,留下了丰富的古迹遗址,荟萃了灿烂的自然人文景观,有西山坪、师家崖、赵家崖等新石器遗址10多处,使之形成了伏羲文化、秦宗文化、三国文化、明清建筑文化和民俗风情文化五大文化。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交相辉映,为秦州区发展文化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以一街、两山、水韵、古树为主体组成的秦州区旅游画卷吸引着无数中外游人。
 
        通过不懈努力,辖区内已创建国家A级景区9家,其中国家4A级旅游景区3处(伏羲庙,南郭寺,玉泉观),3A级景区4处(炳灵寺、齐寿山、青鹃山、佳水岸小镇),2A级旅游景区2处(李广墓、诸葛军垒),省级旅游度假区1个,省级森林公园3处,星级宾馆饭店13家;旅行社(含门市)总数达到26家;导游(讲解)员500余人;旅游星级厕所总数达到80座;辖区内已建成伏羲路旅游商品购物一条街,佳水岸小镇、秦州印象、上亿广场文化旅游综合商业街区,规模以上旅游商品生产企业8家,旅游从业人数达到5.6万人。
 
        近年来,秦州区抢抓“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和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等“天时”之机,依托关中—天水经济区次核心城市中心区和天水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地利”之势,充分挖掘自然景观、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人和”之美,坚定不移实施“旅游富区”战略,举文化旗,打旅游牌,铸融合魂,不断深化新发展理念,积极探索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的新途径,着力推动全区文化旅游深度融合、产业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秦州区相继获得“中国最美生态文化旅游名区”、“中国最美宜居宜业宜游名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等称号,秦州旅游的知名度得到进一步提升。2020年12月秦州区成功创建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成为天水市第一个成功创建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县区。如今,秦州文旅以一核中心带动、两翼组团发展、多极多点融合发展,全要素、全行业、全过程、全方位、全时空发展旅游产业,走出了一条富有秦州特色的全域旅游发展之路,形成了“文旅融合,多元发展”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
 
        “全域旅游·福如东海”——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现场进行了旅游资源宣传片展示
 
        “世界水晶之都”东海县,地处国家“一带一路”交汇点核心区和江苏省“沿海经济带、江淮生态经济区、淮海经济区”三大战略叠加区,是中国首批沿海开放县,已具有两千多年历史。境内拥有“石、泉、湖、井、花”五大特色旅游资源的独特之地。这里的“石”即水晶石,其所建的中国东海水晶城,是全国最大的水晶交易专业市场;“泉”即温泉水,素有“华东第一温泉”的美誉;“湖”即西双湖和海陵湖,西双湖素有“小西湖”美称,海陵湖是江苏省最大的人工水库;“井”即中国科钻超深井,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三科钻超深井,“花”即双店万亩鲜切花产业带,为江苏省最大鲜切花产业基地。与此同时,境内还有大贤庄旧石器文化遗址、温泉尹湾汉墓群、曲阳汉代古城遗址和马陵古道等名胜古迹。这里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给旅游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改革开放以来,在东海人的辛勤努力下,先后荣获了全国农业综合实力百强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县、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国家智慧城市试点、省级文明城市、省级园林城市、省级卫生城市和省级生态县等近数十项国家和省部级表彰荣誉。
 
        十三五期间,东海县新增4A级景区2家、省星级乡村旅游区1家、工业旅游区2家。全县共拥有国家A级景区5家、省级旅游度假区1家,江苏省星级乡村旅游区9家,江苏省工业旅游区2家。青松岭森林公园获批省五星级乡村旅游区,是全市唯一一家。东海特色水晶小镇入选全省重点旅游项目、上榜中国50个最美特色小镇、“长三角最佳文旅融合城市”。这些荣誉与绿色和谐的生态环境,为东海县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提供了充足的底气与后劲。2021年1月,东海成功获批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近年来,东海县围绕“世界水晶之都 生态宜居福地”整体形象定位,抓住“一带一路”、高铁等重大机遇,多渠道开展旅游宣传营销,实现在全市旅游宣传全覆盖。与途牛网合作推出“文旅东海”专版,推出“云游东海网红打卡”跟着直播去旅行活动、《乐游东海》专题节目等线上“文旅”大餐。同时在央视投放东海旅游形象宣传片,在宿迁成功举办东海首场旅游专题推介会,后续又在南京、新疆乌鲁木齐、徐州、淮安和山东临沂等周边和“一带一路”沿线城市举办东海旅游专题推介会。在连云港、徐州、南京等城市高铁站、地铁开展东海城市旅游形象宣传推广,通过编撰旅游推介词、编排旅游推介情景剧、拍摄旅游宣传片、聘请旅游形象推介人等形式,不断丰富宣传内容,提升东海旅游品牌形象。
 
        此外,东海县还以节庆活动为媒,不断唱响东海旅游四季歌,按照重点景区一月一主题、重点旅游乡镇一季度一开展、其它乡镇每年至少举办一次旅游节庆活动的要求,先后成功举办中国东海世界名校龙舟赛、非遗进景区、西双湖首届醉美油纸伞风情美食节、水晶城紫藤花风铃艺术节暨吃货狂欢节、东海御园文化旅游节、铁人三项赛、森林温泉醉美槐花节、花博会、帕蒂亚之夏葡萄采摘季等节庆活动20余次,较好地满足了游客“轻松游东海、四季享精彩”的需求。
 
         “陕北之窗·大美榆阳”——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文化和旅游文物广电局代表张萌女士进行了现场推介
 
        这里,是陕北民歌的故乡,高亢豪放、淳朴深情的旋律时时回荡;
 
        这里,是中国能源新都,滚滚能源从这里送往祖国的四面八方;
 
        这里,是山、水、人、城融合的画廊,大漠风光与高原气象并存,沙漠海子与长河落日同在。
 
        这里,是榆林市政府所在地,陕北之窗—榆阳区。
 
        榆阳区位于陕西省北部、榆林市中部,与内蒙古自治区的乌审旗以及市内的横山、米脂、佳县、神木相毗邻,总面积7053平方公里,居全省第二,是陕北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核心板块、陕西省第二大县区、榆林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榆林建设陕甘宁蒙晋最具影响力的城市的进程中,肩负着“首善之区、示范引领”的重大使命。
 
        榆阳既是一座汉蒙文化千年交融,京畿江南风韵犹存的古城,也是一座资源富集得天独厚,投资发展潜力无限的新区。雄浑壮美的镇北台威震八方,匠心独具的六楼骑街古色古香,闻名遐迩的榆阳八景魅力无穷,穿城而过的榆溪河流美不胜收,他们共同形成了一幅长城边塞、大漠绿洲的壮美画卷。巧夺天工的榆林泥塑,委婉动听的榆林小曲,粗犷豪放的陕北秧歌,荡气回肠的陕北民歌,惟妙惟肖的榆林剪纸,更历练出榆阳人开放包容、淳朴好客、求真尚义的精神品质。建国以来,在长期的南治土、北治沙生态建设和陕北能化基地大开发中,榆阳又开辟了农业文化、生态文化、工业文化、城市文化的崭新空间,可以说,榆阳是一个既富有历史沧桑感、厚重感,又充满现代活力和包容性、成长性的人文大区。共同构筑起底蕴深厚、内涵丰富、魅力四射的文化高地。
 
        榆阳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区境内旅游风景星罗密布,自然风光美不胜收,红石峡、镇北台、青云寺闻名遐迩,素有“南塔北台中古城,六楼骑街天下名”之美誉。全国唯一的陕北民歌博物馆、国家美院写生基地麻黄梁黄土地质公园、著名爱国将领邓宝珊将军纪念馆、一代报界宗师张季鸾纪念馆、全国军地共建的旗帜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以及非遗展览馆、陕北民俗博物馆、陕北红色藏品陈列馆、古代碑刻艺术博物馆、丝路脱模艺术馆、算盘博物馆等一大批独具特色的文化名的文化高地。
 
        目前,全区共有4A级旅游景区3家(黑龙潭、陕北民歌博物馆、圣都乐园),3A级旅游景区11家,2A级旅游景区1家。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5家、省级旅游名镇1家、市级旅游名镇1家、市级乡村旅游示范村3家。开发精品旅游线路5条,形成东西南北联动、点线面体并举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完善了旅游基础设施和重点景区设施建设,包括旅游厕所、生态停车场、旅游道路、游客服务中心、智慧旅游系统等,不断提高旅游服务水平。对外紧密对接市内及周边省市旅游景点,联合开发“旅游专列”、“旅游专线”,点线面相结合,串珠成链,以精品线路引领旅游向纵深发展,全面拓展旅游空间,打造旅游产品供给新业态。
 
        “文旅融合大兰亭”——绍兴市兰亭文化旅游度假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总规划师韩烨飞进行了现场推介
 
        会稽山,莽莽苍苍;鉴湖水,浩浩渺渺。兰亭文化旅游度假区,既是绍兴这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制高点,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渊薮地,浙东唐诗之路的重要节点。两年多来,度假区坚持大视野、大格局,以打造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大平台、大引擎为己任,全力以赴谋篇布局、修编规划,快马加鞭招商引资、立项建设。依托人文遗存、生态环境优势,重点规划培育文化创意、休闲旅游、都市工业、现代农业和服务业、健康养生度假等五大产业,致力建设书法朝圣地、传统文化复兴地、研学度假目的地、乡村振兴示范地,
 
        2019年以来,“高标准建设兰亭文化旅游度假区”,连续三年写入绍兴市政府工作报告。
 
        2019年3月,经浙江省编办批准,设立副处级绍兴市兰亭文化旅游度假区。
 
        2019年5月,绍兴市兰亭文化旅游度假区管理委员会正式挂牌成立。
 
        兰亭文化旅游度假区的主要区域,为兰亭街道、漓渚镇、平水镇,总面积292平方公里,同时联动辐射王坛镇、稽东镇。度假区核心区以兰亭街道、漓渚镇为主,面积118平方公里。
 
        这里山清水秀,人文、旅游、生态资源丰富多彩,传统的越国文化、兰亭文化、阳明文化与新时代文旅产业、现代农业、美丽乡村建设等融合叠加发展。既有国家4A景区、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诞生地的兰亭风景区,也有国家级文保单位阳明园、印山越国王陵、徐渭墓等,还有平阳禅寺、云门古刹、舜王庙、冢斜古村等人文遗存、名胜古迹,以及兰亭湖、会稽源等山水胜地,更有棠棣、谢家坞、东村等3A级景区示范村及海丰花园、花香漓渚田园综合体、香榧森林公园等休闲观光农业基地。打造兰亭文旅综合体、阳明心谷、森林动植物园、百越部落、花香田园综合体、云门禅学研修综合体、会稽山国家农业公园、会稽秘境运动综合体等九大综合体,文旅融合“大兰亭”格局初步形成,高质量发展“大平台”画卷徐徐展开。
 
        “天之广·云之南,原生态健康生活目的地”—云南省文山州广南县现场进行了旅游资源宣传片展示
 
        广南县是云南省文山州下辖县,位于位于滇、桂、黔3省(区)交界处,云南省东南部,在文山州东北部,地处滇、桂、黔三省(区)交界处。全县国土面积7810平方千米,耕地面积627880亩。境内有汉、壮、苗、瑶、彝、蒙古、仡佬、白、回等11种世居民族,全县常住人口84.56万人(加上流动人口近100万人)
 
        广南县资源富集,生态环境优美。县域内有坝美世外桃源景区、1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侬人谷景区、句町欢乐世界、玄天幻境、千年壮寨马碧、拖派旅游景区、普迁康养旅游景区、西洋双湖旅游区、三腊瀑布景区8个国家3A级旅游景区,句町王城、“句町大十景”“句町小十景”、六郎城、五福山森林温泉康养小镇、“天下第一奇村”峰岩洞村等众多景区景点,旅居度假、观光休闲、康养运动、乡村体验等旅游产品日渐丰富,吸引了五湖四海的游客到“天之广·云之南,原生态健康生活目的地”—广南体验休闲之旅、养生之旅。民族风情旅游线路、岩溶地貌旅游线路等乡村旅游精品路线串联起各个景区景点,各个点逐渐形成旅游环线上的珍珠,既各显神通、各具特色,又珠珠成链具备更强的区域品牌吸引力。
 
        广南县气候优良,生物资源丰富。广南是八宝米、油茶、茶叶、烤烟、甘蔗、中药材、畜禽等种养业适宜区,是“中国八宝米之乡”“中国广南铁皮石斛之乡”、全国产粮大县、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县、全国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县、高峰黄牛保护区、国家南方草山草坡开发示范基地、全国油茶基地县和云南省商品粮、商品牛、茶叶、木本油料、杉木等生产基地县,有八宝贡米、高峰牛、广南铁皮石斛、底圩茶等国家级地理标志产品,是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
 
        广南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从已发现出土鉴定的文物古迹等证明:五万年以前就有人类在这块土地上劳动、生息、繁衍,西汉时期就在此建立了古句町国,与古滇国、夜郎国齐名,其历史比古滇国长500多年,比大理国早1000多年,是世界稻作文化发源地、中国铜鼓之乡、全国武术之乡、中国 重要农业遗产地、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广南县民风淳朴,民族文化多彩。广南属多民族杂居的地区,民族文化丰富多彩,保存完好,有壮族服饰、苗族服饰、彝族服饰、瑶族服饰等民族民间服饰;有世界稻作文化旅游节、句町文化旅游节、MMA句町拳王“一带一路”国际金腰带争霸赛、也有壮族年节(过小年)、花街节(三月三)、六月节(关秧门节)、斗牛节、牛王节(牛魂节、牛生日)、六郎节(六月节)、霜降节、立冬节等,苗族花山节(踩花山)、端午节、尝新节(新禾节)、烧包谷节等,彝族火把节、荞菜节、竹笋节等,瑶族盘王节、社王节等名目繁多的民族节庆;有壮剧(广南沙戏)、句町古乐、壮族彝族铜鼓舞、民歌、民谣等民间文艺。
 
        “太湖风光·醉在金庭”——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金庭镇现场进行了旅游资源宣传片展示
 
        金庭,又名太湖西山,坐落于太湖之心,下辖中国淡水湖中最大的岛屿西山岛及周围26座小岛,所辖太湖水域165平方公里,构成了镇在湖中,山在镇上,湖岛相映的山水乡镇格局,这里是国家风景名胜区,国家农业示范园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国家卫生镇,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江苏省历史文化名镇,江苏省文明乡镇。是全国唯一的整岛风景名胜保护区,拥有长三角经济圈中极为稀缺的生态环境和自然人文资源,15分钟到达苏州市轨道交通5号线,地处苏州市半小时生活圈之内,上海1小时经济圈之内,南京市、杭州市2小时经济圈之内,是距离城市最近的健康岛、生态岛、休闲岛。
 
        青山绿水,自然生态
 
        全岛80%的山地覆盖着森林,林木覆盖率达68%,森林面积占苏州全市的四分之一,享有“太湖绿肺”之称,空气负氧离子含量是苏州市区的100倍以上,被称为太湖中的“天然氧吧”,超越国家旅游度假区一级空气标准,位居全国旅游景区前列,这里,有着一级的空气、一级的土壤和二级的水质,是名副其实的生态岛屿。
 
        襟吴带越,源远流长
 
        走进金庭,就走进了历史,金庭,从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走来,春秋时期,吴王夫差败越于此,南宋建炎南渡,北方贵族后裔迁居而来,逐渐形成“七村八巷九里十三湾”,留下两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七个“中国传统村落”,明清时期,从这里走出的“洞庭商帮”成为中国十大商帮之一,“钻天洞庭”享誉江湖,“东孝西廉南和北义”的金庭优秀传统文化和碧螺春制作技艺、碧螺春茶果复合系统、十番锣鼓、消夏渔歌、西山夹竹龙等非遗文化焕发生机。
 
        山川秀丽,人文荟萃
 
        秦朝末年,商山四皓隐居于此,唐朝,茶圣陆羽访水月坞品小青茶,清朝,廉吏暴式昭在此造福一方百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座岛,白居易来过,文徵明住过,沈周画过,沈德潜点赞过,太湖山水孕育了璀璨的历史文化,也孕育了坚韧的金庭品格和海纳百川的金庭精神。
 
        月月有花,季季有果
 
        这里一年十八熟,天天有鱼虾,365天花市、果实、节事不断,是一座花果飘香、物产丰饶的世外桃源,春日里,碧螺飘香百里醉,夏日,枇杷杨梅各种水果应接不暇,待到秋季,柑橘板栗既熟,消夏粮仓万亩金黄,时至冬日,林屋梅海,花开似海。来到西山岛,每一天、每一月、每一季,总有鲜活的美好体验等你尝试。
 
        太湖风光,醉在金庭
 
        太湖七十二峰,四十一峰在西山,这里是太湖风景名胜区的核心,全镇明清建筑、宗教寺庙、峰峦湾坞等旅游景点,如明珠般散落岛上,45公里的环岛公路,串起13个开放景点,徐霞客出游第一站天下第九洞天林屋洞,太湖风光最佳观赏地石公山,吴王夫差携西施赏月的明月湾古村,集萌宠、亲子、科普、体验于一体的开心农场,还有太湖第一峰缥缈峰、千年藤樟缠绕罗汉寺、纪念大禹治水的禹王庙等等;林屋梅海、石公秋月、缥缈晴岚、甪里梨云、西湖夕照等“金庭十景”景色迷人;明月古渡、琴山听涛、水映长滩、藤樟交柯、玫瑰花园等新晋“网红打卡地”引人入胜,太湖梅花节、碧螺春茶文化节、枇杷杨梅采摘节等特色活动每年吸引游客超过100万人。
 
        “寻根黄河·梦回碛口·红枣之乡·人文临县”——山西省吕梁市临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长王桂秀女士进行了现场推介
 
        临县位于黄河中游晋西黄土高原吕梁山西侧,自然景观独特,人文资源丰富,是中国红枣之乡、中国伞头秧歌之乡。境内碛口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是山西黄河旅游板块的核心景区、龙头景区。壮美的北方雄山大河、浓郁的晋西民风古韵、蜚声中外的碛口水旱码头、不能忘却的革命红色记忆,形成了临县“一镇两带三山四村五体验”的旅游特色。
 
        一镇,即一个历史文化名镇:碛口古镇。碛口因黄河第二碛——大同碛而得名,兴于清代乾隆年间,此后200余年一直为中国北方著名的商贸重镇,是晋商的发祥地之一,有“九曲黄河第一镇”之美誉。碛口古镇集明清建筑、革命遗址、风俗民情、晋商文化、黄河文化与黄土文化于一体,完整保留着中国明清时期的货栈、票号、当铺、钱庄、码头等商业建筑,完整保留着中国北方典型民居、院落、庙宇等传统建筑形态,完整保留着原生态的古村落和原住民的生产生活状态,也是人生必去的十座中国小镇之一,无愧于思想家的殿堂、旅游家的胜地、企业家的金库、艺术家的摇篮。
 
        两带,即两个旅游带:百公里沿黄生态旅游带和湫水河红色旅游带。百公里沿黄生态旅游带不仅有世界上珍贵的自然遗产——神奇的水蚀浮雕和壮观的千年枣林,而且有开启历史大转折的高家塔毛泽东东渡纪念地,还有临县古十三寺之首的正觉寺,寺内十二株唐柏,号称“十二连城”。特别是“黄河一号”旅游公路的开通,让您在畅游黄河大峡谷的同时,可尽情欣赏美丽的大河景观,尽情体验黄土地的风土人情,尽情品味与母亲河相依相守的黄河人家,寻找梦中的田园,留住记忆里的乡愁。湫河红色旅游带不仅有国保单位义居寺,而且集中了中共中央后委、中共中央西北局、陕甘宁边区政府等一批革命旧址,特别是中央后委曾在沿湫河两岸的40多个村庄驻扎,是人民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反攻的重要历史见证,也是临县作为革命老区、解放战争大后方的重要历史见证。在这里,不仅能追忆革命战争年代的峥嵘岁月,而且能感受革命老区的可喜变化,抚今追昔,让您尽情开启一场初心之旅。
 
        三山,即三座名山:紫金山、大度山、汉高山。
 
        四村,即四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李家山、西湾、孙家沟、前青塘。其中,李家山村被誉为黄土高原上的布达拉宫,是国画大师吴冠中一生的三大发现之一。西湾村“立体交融式”的明清乡土建筑,“村是一座院、院是一山村”的独特设计,体现了人与山地的完美和谐。孙家沟村沧桑古雅的古建筑,永不退色的红色电波,艺术点亮乡村的谢永增艺术馆,吸引了无数书画家和摄影爱好者的青睐。
 
        五体验,即赏临县风光、游碛口古镇可以获得的五种旅游体验:看一部实景剧,走一回红色路,听一曲大唢呐,品一杯枣芽茶,住一次黄河人家。尤其是大型实景剧《如梦碛口》,以文化为核心、音舞诗画为载体、高科技为手段、民俗民风为色彩,表现了老天爷、老祖宗、老一辈、老百姓等四个文化基因,展示了黄河文化的魅力,诠释了中华文化的灵魂。
 
        “丝路重镇·古道名城·红色旅游胜地”——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现场进行了旅游资源宣传片展示
 
        会宁地处中国西北内陆,甘肃省中部,白银市南端,全县辖28个乡镇,58万人口,流域面积6439平方公里,会宁有2100多年的建县历史,1997年被甘肃省政府命名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历史上这里地控三边、县居四塞,汉武西巡曾经过会宁,素有“秦陇锁月”“古道名城”“丝路重镇”之称。会宁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是一座享誉陇原、闻名全国的红色旅游城市,有“甘肃红色旅游第一县”的称号,2020年被确定为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甘肃核心区。近年来,会宁把建设旅游生态文化城市作为引领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大力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持续培育发展绿色农业,全力推进城乡建设面貌大变样,全县宜居宜业宜游态势发展良好。2018年成功创建第三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2020年会宁县成功创建甘肃省第二批全域旅游示范区、省级“文明县”和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县”,入选2020中国城市品牌形象百优县市,2021年会宁县被评为“中国美丽乡村特色旅游县”。
 
        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在会宁地区胜利会师,是长征胜利的标志,是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转折点,红军会宁会师形成的“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团结一致、敢于胜利”的大会师精神是长征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指引着全县各项建设奋勇向前。全县有各类红色遗址20多处,有国家4A景区2处(红军会宁会师旧址、红军长征胜利景园),国家级烈士陵园2处(大墩梁革命烈士陵园、慢牛坡战斗遗址),战斗遗址20多处,革命文物1000多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5件,二级22件,三级80件。位于县城中心的红军会宁会师旧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内有会师楼、红军联欢会会址等10余处旧址,建有会师纪念塔、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等设施,是国家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安全教育基地、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多年来,会宁县依托雄厚的文化资源,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已被列入全国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和20个重点红色旅游城市之一,并以红色旅游为龙头,把红色革命特色与地方传统特色有机结合起来,突出红色主题,整合历史文化资源、绿色产业资源和金色教育资源,充分发挥“旅游+”模式,培育旅游业态,促进产业融合发展,逐步将会宁打造成“甘肃红色旅游第一县”,成为享誉全国的红色旅游胜地。
 
        近年来,会宁县坚持“以人为本”,深研城市美学,遵循城市哲学,按照“一河引领、两岸繁荣、三山增秀、四区联动”的城市发展战略,全力开发南城区,精心打造北城区,提升改造东城区,转型升级西城区。现如今迈步会宁县城,祖厉河城区水景常态化,东西两山绿色生态化,汉唐街为城市增新色,滨河公园为圣地添锦绣,一座宜居宜业宜游的陇中区域性特色小城市正在形成。2020年,会宁县入选了2020城市品牌形象百优县市,成功创建甘肃省“省级文明县”。
 
        “秀水郧阳 ·恐龙故地·人类老家”——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谢守军先生进行了现场推介
 
        郧阳地处湖北省西北部,隶属汽车之都十堰市,毗邻武当仙山,位于秦巴山余脉、汉江中上游、鄂豫陕三省边沿,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地、国家级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中国最佳健康养生休闲旅游胜地、中国乡村旅游示范区、中国最美生态文化旅游名区。
 
        郧阳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亿万年前,这里上演过恐龙世界的生命大剧;百万年前,我们的祖先“郧县人”从这里站起,改写了人类“一源说”;四千年前,被誉为“人类地下通史”的辽瓦店子遗址见证了中华文明的诞生。自此,这里文明不断线、文化不断层、历史不断代;两千年前,屈原流放于此创作了《渔父》《天问》等不朽名篇;六百年前,辖治八府九州65县的巍峨山城——郧阳府拔地而起。古老的郧阳大地一步步从荒蛮走向文明,世人誉之为恐龙的故乡、古人类的发祥地、汉民族的摇篮、楚文化的源头。
 
        郧阳山川壮丽,生态旅游资源丰富。汉民族的母亲河汉江穿境而过136公里,因此人们说郧阳是丹江口大坝“坝上第一县”,国家级清洁水源地,北京人的“水缸”;这里生态环境良好、风光雄奇秀丽,集青山、密林、深峡、峭壁、岩洞、怪石、清泉、潺溪、迭瀑等九胜于一体。九龙瀑、虎啸滩、龙吟峡、沧浪山山高谷深、水秀瀑美;汉江绿谷、牡丹花岛、樱桃沟、胭脂谷花香四季、田园风光怡人;子胥湖、凤凰岛、中华水园临水天之色、揽湖光城廓于怀;青龙山地质公园、解放公园、大成殿、大丰仓、南化塘革命烈士陵园、冻青古村落处处洋溢着历史人文气息;郧阳凤凰灯舞舞出国门,云盖寺绿松石世界闻名,谭山米黄玉畅销东南亚,郧阳三合汤、酸浆面、红薯粉、玉米糁、胭脂米、木瓜酒等旅游商品、旅游食品独具特色。
 
        近年来,郧阳区“打基础、管长远”,一百平方公里城市骨架、一百平方公里生态屏障、一百平方公里水面已经形成,一江两岸休闲廊道成为靓丽风景线,三座跨江大桥飞架南北,三条高速连通内外,四条一级路入城进山,出城大道直通机场,与十堰中心城区融为一体。
 
        新时代新作为,郧阳区抢抓转型发展机遇期,乘势而上,将文化旅游作为战略性主导产业来培育,加快“旅游活区、人文特区”建设,构建“一区三带五园五线”全域旅游新格局,打造视觉、味觉、感觉郧阳,打响“秀水郧阳·人类老家”品牌。现有国家4A级景区4个,3A级景区6个,国家公园4个,建成景区20多个,初步形成科普研学探秘、红色革命记忆、生态康养度假、调水源头观光、乡村休闲体验5条精品旅游线路,成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和汉江生态经济带的重要节点。
 
        “文化旅游胜地·京东商贸名城”——河北省遵化市现场进行了旅游资源宣传片展示
 
        遵化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是联合国地名专家组命名的“千年古县”,有纪年历史2200多年。悠久的历史传承、深厚的文化积淀,使遵化的名人典故不胜枚举:桃园结义的刘关张曾在此剿灭黄巾;英明神武的唐太宗曾在此建城并赐名“平安”;家喻户晓的窦燕山曾在此实现五子登科;满门忠烈的杨四郎曾在此传武藏金;不让须眉的萧太后曾在此沐浴梳妆;英名盖世的戚继光曾在此厉兵秣马;励精图治的康熙大帝曾在此驻跸题诗;孤愤著书的蒲松龄曾在此妙手取材,写成聊斋志异名篇《遵化署狐》;威震敌胆抗日英雄洪麟阁、包森曾在此英勇杀敌。特别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西铺村“穷棒子”精神和沙石峪村“当代愚公”精神,曾分别得到毛主席和周总理赞誉。1992年撤县建市,成为唐山市第一个县级市。
 
        遵化是全国文明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食品工业强市、全国板栗之乡、香菇之乡、省优质核桃之乡,良好的生态环境放大了旅游资源优势,带动全市文旅产业蓬勃发展,获评中国旅游百强县(市)、最美中国文化旅游城市、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连续两年入选全国最美县域榜单。2020年文旅产业增加值达到33亿元,遵化的绿水青山正在变成金山银山。
 
        遵化境内旅游资源富集,旅游业态多样,2007年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市有景区景点22处,世界文化遗产2处(清东陵、古长城)。其中A级以上景区8处:拥有5A级景区清东陵、4A级景区万佛园、3A级景区禅林寺,2A景区5家,国家工农业旅游示范点5家,还有红色旅游基地西铺、沙石峪、鲁家峪。先后被授予“中国优秀旅游胜地”、“中国县级城市旅游竞争力20强”和“中国县域旅游品牌百强县(市)”“最美中国文化旅游城市”等荣誉。
 
        十四五期间,遵化将紧紧围绕“重返百强、再创辉煌”这一奋斗目标,以感悟红色遵化内涵和培树新时期遵化人文情怀为动力、全面唱响“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两个时代最强音,精准锚定“世界知名文化旅游胜地、京东商贸名城和先进制造基地、京津冀魅力中等城市”三个发展定位,坚持文旅融合塑魅力,促进全域旅游发展提速突破。
 
        “千年古郡·荷韵港北”——广西贵港市港北区现场进行了旅游资源宣传片展示
 
        港北区是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的故乡,是1996年随地级贵港市成立而设立的一个县级行政区,位于广西最大的冲积平原——浔郁平原中部,西江黄金水道、南广高速铁路和南广高速公路、梧贵高速公路交汇于城区,是贵港市委、市政府所在地,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信息中心,现辖8个乡镇(街道),124个行政村(社区),总面积1097平方公里,城区面积45万平方公里,总人口70.88万人,其中城市人口40多万。
 
        港北区人文历史悠久,自然风光优美,现有贵港市园博园和广西平天山国家森林公园2家国家级AAAA级景区;有贵港市博物馆、马草江生态公园、民族文化公园、体育中心、凉水山景区、达开湖景区河净片区、龙岩景区等8家国家级AAA级旅游景区;有中共广西省第一次代表大会旧址(该旧址已于2019年10月被国务院列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贵港市第二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贵港市东湖公园(自治区级风景名胜区)、中秋起义纪念碑园、石达开故居遗址、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革命活动遗址等一批红色旅游景区(点);以及汉古伞庄、龙涡瀑布旅游度假区、非遗健康产业园、郁江北岸风景带、桂林郡遗址公园等一批在建的大型文旅项目。
 
        港北区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定位、高水平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打造了“中国荷文化旅游胜地”,构建了旅游发展新格局。近年来,以 “中国荷文化旅游胜地”为总体目标,以“天下荷城•翼王故里”为形象定位,以“千年古郡•荷韵港北”为宣传口号,构建“一二三”全域旅游发展格局(一城:“天下荷城”文化都市中心;二带:郁江两岸城市发展带、莲花山乡村振兴带;三组团:“达开湖畔”休闲度假组团、“平天山韵”生态旅游组团、“浔郁硒谷”特色农业组团)编制了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突出了港北荷文化特色,彰显了荷城风范,为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的全域游玩体验奠定了基础。
 
        “巴蜀明珠·川东门户”——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现场进行了旅游资源宣传片展示
 
        通川区位于四川东北部、达州主城区,“西向”融入成渝,“东向”对接武汉,“南向”牵手云贵,“北向”承接西安,是达州市的政治、经济、文化、金融中心。幅员面积88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90.6万,素有“巴蜀明珠·川东门户”“将军故里·达州之心”之美誉。近年来,通川区坚持全域旅游发展思路,走实“全域景观化、旅游生活化”新路径,立足“五个提升”,构建“五全模式”,景区打造亮点频现,重点项目有序推进,全域旅游竞争力持续提升,文旅融合发展成效显著。
 
        通川区委、区政府一以贯之将旅游产业作为全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建立党政主要领导挂帅、33个部门联动参与的工作机制,强力推进全域旅游发展。二是规划引领。2019年以来,编制《通川区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通川区“十四五”文化旅游专项规划》等20余个总体规划及专项规划,提高项目落地成效。三是资金保障。制定《通川区促进旅游产业加快发展的实施意见》等20余项政策措施,支持旅游产业发展。区财政每年安排3000万元旅游发展资金,全力推进文旅产业发展。
 
        近年来,通川区推进资源保护大提升,实现全方位品牌塑造:一是加大资源挖掘。开展全区文化旅游资源普查和评价,查明优良级旅游资源222处,非物质文化项目14个,出台环境保护、文物保护等制度性文件10余个;二是开展品牌创建。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1个,国家3A级旅游景区2个,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1个,国家级传统村落4个,省级研学旅游实践基地1个,省级文旅融合示范项目2个,川东北唯一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先进县”花落通川。2022年争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1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3个,省级旅游度假区2个。三是扩大品牌影响。连续举办七届全国新农村文化艺术展演,三年承办两届全市文旅大会,成功承办四川省第八届乡村文化旅游节春季分会场。中国文联为通川创作的文艺扶贫歌曲《再唱小白杨》携手著名歌手韩雪、张凯丽登上央视,唱响全国。
 
        “悠然阳城·全域旅游”——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现场进行了旅游资源宣传片展示
 
        阳城县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地处太行、太岳、中条三山余脉交汇处。全县地域面积1968平方公里,辖17个乡镇(办事处),467个行政村,总人口40万。
 
        阳城县是个典型的资源型经济县份,地下资源主要是以煤炭为代表的矿产资源,种类繁多,储量丰富;地上资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以皇城相府、郭峪古城、天官王府等为代表的古堡民居,全县古建总量1040处,是全国均值的11倍,全省均值的4.5倍,被誉为“全国古堡民居第一县”;二是以蟒河自然保护区、析城山亚高山草甸为代表的山水生态,全县森林覆盖率51.2%,在北方地区较为少见。同时,阳城是文明起源之地。上古帝王舜、禹、汤、周穆王等都在此留有印迹,盘古开天、女娲补天、商汤祷雨、愚公移山、穆王西游等古老传说源远流长。商汤文化源远流长,在民间广为传颂;自西汉置县距今已有2000多年,隋唐科举以来先后出过2名宰相、4名尚书、123名进士,其中以万历名臣王国光和康熙帝师陈廷敬最为著称。明清时期,曾留下“十凤齐鸣、十凤重鸣”的佳话和“名列三城、风高五属”的美誉。
 
        从90年代开始,阳城县旅游产业经历20年的发展历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点到面,逐步发展壮大,通过从黑色到绿色转型初试时代、“3+1”战略格局的景区带动时代、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的全民旅游时代三个阶段,展开了先行于全国、示范于全国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阳城实践’”。
 
        目前,全县已形成了“旅游+农业、旅游+体育、旅游+中医药、旅游+影视、旅游+文化”的旅游发展新业态。连续举办了四届八次“中国阳城国际徒步大会”,累计有60多个国家,3万人次参与阳城盛会,让“悠然阳城”品牌知名度不断提升,走向世界。三届“农业嘉年华”,完美演绎了现代农业和农耕文化,科普性和趣味性深受游客厚爱,成为周边“旅游+农业”发展的典范。我县各景区多景点先后成为影视拍摄基地,特别是今年先后拍摄电视剧“一代名相陈廷敬”、红色电影“伍兰英”,真实的人物、真实的事件、本土的故事,将在屏幕讲述、展示阳城的厚重文化和旖旎风光。以“中国阳城国际徒步大会”和“农业嘉年华”活动为引领,全县及17个乡镇举办了60余项各具特色的“悠然阳城,全域旅游”乡村旅游节庆活动。今年以来,受到央视报道4次,新华社等国家级媒体报道60余次,省市媒体报道180余次。


  关于畅游 广告合作 友情链接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2015 畅游旅行网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Tripmart 版权所有 © 2008-2015 Tripmart.cn.   京ICP备15007687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10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