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英国《每日邮报》26日报道,英国商家通常在圣诞节过后第一天开始打折大促销。当天清晨,众多消费者等候在伦敦各大商场门口准备抢购。而海外游客,尤其是来自中国的顾客是“血拼”的主力军。在低汇率和免税的刺激下,中国顾客的平均消费达到了1310英镑(约合人民币12906元)。
有网友直接在评论当中发言说:我想哭。不知道有这种“想哭”感觉的网友又有多少呢?
“众人纷纷说不齐,人家骑马我骑驴,回头看看推车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这是一个典故“劝人方”,演绎开来可以为“血拼”奢侈品作个极好的注脚。先不说国外“血拼”奢侈品,先说说国内购物吧。农村有“超市”,但农村的“超市”多在集市上,农民兄弟们多数从集上购买年货物品,包括各种各样的衣物,无非廉价衣物布料最多。大城市里也有大超市,最奢侈的超市内一件衣服动辄万元,又是普通市民无法企及的。若说到珠宝,那敢情数万元数十万元一件的又多得是,即便要买价值千元的金饰,恐怕也并非退休金只千元人士所能望其项背的。“大路货”超市才是普通市民的购物天堂,然而假如真的家庭有大学生需要供养,有老人需要花销的话,这样的超市也未必“敢”去。因为去一趟少则五十,多则百元,一个全家收入仅两千甚至千元的家庭,谁又敢到低价超市去“奢侈”呢?
说到“想哭”的感觉,谁才最“想哭”呢?不是网民,网民还有钱上网,而是低保群体、困难群体。英国超市打折,中国顾客的平均消费达到了1310英镑——约合人民币12906元。对于这样一个天文数字,“想哭”的就包括了所有困难群体普通收入者较高收入者,而只有具备高收入者,才可以到英国去“洋奢侈”一把。过去百姓说某人显摆、炫富,用“洋相”一词,大约说的是那些“穷显摆”一族。而“洋相”只是一个低层次,现在到英国去“装大爷”,那才是“真洋相”——整个比英国人还要有钱还要炫富,岂非“真洋相”?
便是工薪阶层,想想怎么才能到英国去炫富一把?奢侈一次?买机票就把你一年的积蓄花去了大半,再加上住宿费、签证费、手续费,你却只能买点儿空气回来。只有这个暂时不是奢侈品,不过将来环保继续恶化则另当别论。
能够在伦敦“血拼”的国人通常来说一是官员妻,二是“官二代”,三是富豪妻,四是“富二代”,除此之外大约就剩下了“二奶”、“三奶”之另类有钱人,再也找不出别的类别。至于“想哭”的网友也想去伦敦“血拼”奢侈一把,那真是你也想去骑马坐轿与富豪“官二代”一个档次,臭不要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