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进入了国家发改委规定的旅游景区票价3年一调整的第二个“三年解禁”期。记者采访发现,伴随着新一轮旅游旺季到来,在三年大限到期后,全国部分景区门票已开始上调。未来数月内,全国将有超过20个知名景区门票涨价,涨幅从20%到60%不等。(4月25日《经济参考报》)
这些年,景区门票涨价成了车轮大战,早已不是新闻。对景区一轮又一轮涨价,舆论曾殷殷呼吁,景区应“放水养鱼”而不是涸泽而渔,并且举出“免费西湖”赚钱多的故事,证明“放水”可使景区获得更大发展空间。但是你说“门票经济”是杀鸡取卵,一些景区却就是只认急功近利。舆论还搬回了“他山之石”,讲法国卢浮宫,每月的第一个星期日全天免费,年票仅十数欧元;讲美国大峡谷和黄石公园等的门票每张10美元,16岁以下未成年人免费;讲日本富士山没有门票……奈何咱们的景区根本不理这个茬。因为景区门票涨得太凶,甚至遭到了旅行社“封杀”。但在景区眼中,“封杀”不过是“纸老虎”。景区知道自己独一无二的“身价”,料定市场一时半会“拂袖而去”,最后还是会乖乖地认“涨”。天然垄断的特殊属性,决定了市场手段必然无能为力。
道义的规劝如缘木求鱼,“封杀”又无济于事,景区门票我涨我素,涨个不停。涨不停的原因,讲了又讲。比如属地管理的落后体制,比如门票听证的形同虚设,导致了地方有太多的涨价欲等等。既然涨不涨价景区说了算,地方又乐见其涨,缺乏有力的制衡力量,涨价自然心想事成。这样的剖析,其实也不是新发现,而是老生常谈。前一轮景区涨价潮时这样谈过,又一轮景区涨价潮时还在这样谈。但是谈了又谈,却又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一谈再谈,皆成空谈。这当然不是说以往所谈都是不实之辞。相反,老生常谈都一针见血,触及了问题的根源,可惜的是虽然确诊了病情,却总是少了对症的治疗手段。比如那些尽人皆知的原因,今天又有几个消失了呢?舞台还是那个舞台,道具还是那些道具,剧情万变不离其宗叫涨价。
谁也不愿意景区门票变作脱缰之马,谁也不知道景区门票涨价何处是尽头,但可以断定的是,如果不改变原有的体制机制格局,让景区“收归国有”,景区门票定价权收归国家统一管理,即使要涨价,也须实行“异地听证”,改变“本地人听证,外地人埋单”的现状,那么景区门票一定会你方涨罢它登场,成为涨价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