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景区旅游线路住宿酒店机票交通食全食美旅游资讯旅游常识数码摄影社区
在线预订

热门文章
当前位置:主页 > 景点景区 > 国内景点 >
 
1
1
旅游新景点 男人河上的裸体纤夫
旅游新景点 男人河上的裸体纤夫
来源::法制周末    发布时间:2011-07-08 20:46   浏览次数:

  因为那个年代生存环境恶劣、生活条件差,他们裸体拉纤是为了省衣服,因为拉纤路上也很少见到其他人,所以成了习俗;今天,游客们纷至沓来体验乘坐“豌豆角”小木船和纤夫拉纤的原始古朴。“裸体纤夫”或许已成为绝唱而远离这个时代。

  凌晨5时30分,汪正才准时起床。

  穿上父亲亲手编织的草鞋,扒拉两口妻子做的早饭,他便步行半个小时来到神农溪边。

  几乎不用多想,汪正才就能在溪边拴着的一排豌豆角小木船(形状像豌豆角的小木船,用于在神农溪景区运输参加漂流的游客)里找到自己的那艘。一个多小时后,汪正才划船抵达神农溪景区,换上景区统一发放的短袖短裤,开始一天的纤夫生活,直到晚上六七点再回家吃当天的第二顿饭。

  日复一日,只要景区游客有漂流需求,他的生活几乎都是如此。

  和他一样的,还有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东县沿渡河镇罗坪村的其余100多名中老年汉子。

  海拔较高的罗坪村是个三峡移民村,村里有1000多人,其中男性600多人。汪正才的家乡原来在神农溪旁边的山脚下,三峡蓄水后,家乡只能出现在梦中。

  今年40岁的汪正才,已经跟纤夫这个职业打了16年交道。但在神农溪600多名纤夫中,他的纤龄并不算高。纤夫队的队长张厚方对《法治周末》记者说,纤夫的平均年龄在50岁以上,年纪最大的已经84岁了。

  “一个月前,在我们的反复劝说下,84岁的老爷子终于同意停止工作。他说自己走了一辈子船,停下来不习惯,现在还经常跑到溪边来玩。”张厚方说。

  裸体拉纤

  上世纪90年代神农溪旅游景区开发之前,纤夫主要负责将岸边村落里的农副土特产品和从县城里采购的生活日用品、工业品运进运出,那个时候神农溪的纤夫除了冬天穿上衣服外,其他季节里几乎全是裸体。

  也因此,这条发源于神农架主峰最终汇入长江的神农溪,又被当地人称为男人河,因为女性一般情况下不好意思经常出没在那里。

  6个古铜色皮肤的男子,浑身赤裸,肩上搭着白色搭肩,脚着草鞋,喊着震天的号子,费力地拉着载满了神农溪居民日常生活用品的货船,走过险滩激流。这是神农溪景区宣传片上的场景,也是汪正才小时候跟着父亲出船时看到的再普通不过的场景。

  那个时候的拉纤装备必须很专业,纤绳用竹子编成,竹子要经过药水泡、水煮等工序才能使用,搭肩则是用上好的白布制作而成,船只则是用椿木、黄梨木等硬木制成的。

  纤夫们的号子声后来被改编成一首流行歌曲《纤夫的爱》。这首歌的MTV外景地选在了神农溪,汪正才清楚地记得,那时方圆几十里的人都走去看。尹相杰和于文华也是汪正才这辈子唯一见过的两位明星。

  汪正才说,以往拉纤绝对没有歌中所唱"妹妹坐船头,哥哥岸上走"般的情形。

  "三峡蓄水以前,神农溪是真正的小溪,水位最高的地方才一两米,多数只有一尺左右,乱石浅滩之上,行船主要靠拉纤,很难划桨。那时拉纤主要是为了运 输货物,每条船的货物重达3000多斤,要靠6个纤夫来拉。由于很多地方空间窄且水流急,水路并不好走,有时候还很危险。"汪正才告诉《法治周末》记者。

  从前,神农溪因水流湍急,有"一里三湾,湾湾见滩"之说。

  汪正才说,他小时候交通还很不便利,从巴山县城拉货物到他的家乡需要四五天。而且遇到下暴雨,他父亲经常被耽搁在路上无法回家。1982年就开始拉纤的张厚方也经常遇到这样的事情。

  下暴雨还容易引发事故。汪正才的舅舅就是在一次出船时遇到暴雨,雨水从高处倾泻,人来不及反应,就连船一起被打下水了。

  张厚方最初也是一名裸体纤夫,他说当时这种做法是自然而然的。因为那时候穷,纤夫们穿的衣服都是自己家做的粗布衣服,穿着衣服下河,一呆就是几个小时,衣服不仅磨损皮肤,贴在身上还很容易导致风湿病。

  "那时候人很纯洁。我们拉纤的过程中如果碰见大姑娘、小媳妇要过河,就会背他们过去,没有任何杂念。"张厚方说。

  从1990年就开始在神农溪做导游的向兰也有着同样说法。

  随着经济条件越来越好,并伴随着三峡蓄水,神农溪水位上升至平均20米左右,原先那种裸体拉纤、一拉六七个小时的日子渐渐远去。如今,在神农溪景区 每条承载着17人的豌豆角小木船主要靠5名纤夫划桨前行,只是在遇到水位低的地方,船头的两个纤夫走到溪旁的山上,象征性地拉一两百米。

  纤夫的爱

  虽然在裸体拉纤时代,纤夫们的生活不如《纤夫的爱》中所唱得那么悠闲自得、诗意盎然,但也曾有美丽的爱情故事发生在神农溪纤夫身上。

  故事的主角是日本画家梅村恭子和纤夫苏成树,这个故事几乎被所有神农溪人所熟知。

  1999年,梅村恭子来到神农溪写生采风,在神农溪漂流。那时候三峡尚未蓄水,神农溪的景致和现在大不相同:小溪清澈见底,最窄处不过几米,漂流过程中是真正由纤夫拉着前行;两岸悬崖峭壁,青山翠柏环绕,土家山寨错落其间。

  漂流结束后,导游按照惯例安排纤夫们为游客唱山歌,苏成树正好被导游点名独唱,歌词是:“山雀枝头喳喳叫,哥哥想妹心发躁,只要能得妹妹你一笑,我愿作河边一株狗尾草,天天在你身边摇啊摇……”

  纯净和具有穿透力的歌声加上古铜色的皮肤,梅村恭子爱上了这个土家族纤夫,并向他表白心意,要求带他去日本。但苏成树当时已经成家,还有了孩子,就拒绝了她。

  汪正才和张厚方都认识苏成树,后来的故事他们讲道:梅村恭子并未因苏成树的拒绝而放弃,反而邀请苏成树随她去巴东县城宾馆具体谈谈。由于梅村恭子的外国游客身份,苏成树被纤夫队队长以外事礼仪为由要求苏成树陪同梅村去县城。

  “苏成树的老婆是同意他去日本的,那边的生活毕竟好一些。”汪正才说。

  但尽管如此,梅村恭子得到的结果依然是拒绝。

  后来,为了苏成树,梅村恭子还来到中国学习汉语,当她能用流利的汉语和苏成树沟通后,苏成树依然选择留在了神农溪。

  梅村恭子对爱情的执著成为神农溪纤夫魅力的象征,苏成树的坚持也被当地人所称道。

  爱情这个字眼,只是在谈起别人的时候,汪正才才会提到。对于自己的爱情,他并未多提。但即使如此,他和妻子之间的那种默契和互相扶持也体现在每一个日常细节中。

  汪正才的妻子是土家族人,在神农溪景区卖旅游纪念品,平日里他们俩一起上班,一起下班,很少拌嘴。记者第一次见到汪正才的那天晚上,汪正才在巴东县。转天一早,妻子就给他发短息说:“已经从家里出发,给你带了早饭。”

  “她脾气特别好。”说到妻子,腼腆的汪正才嘴角笑出了一朵花。

  纤夫的路

 

  对于自己走上纤夫这条路,汪正才称是“没办法”。

  汪正才小学和初中成绩都很不错,那个时候一家4口人的生计全靠父亲拉纤支撑,而拉纤的收入又极其微薄,一天的收入还不到两元钱,汪正才因无力交学费而辍学。

  初中,在那个时候的山里,已经算得上高学历了。他也想过要走出大山打拼一番,只是母亲认为“外面的世界太乱,怕儿子被骗”,而且没熟人在外面帮忙照应,不忍心放儿子出去“受苦”,汪正才子承父业走上了纤夫的路。

  张厚方的经历也和汪正才类似,但是张厚方只读到了小学毕业,做了几年木匠后,开始做纤夫。

  汪正才第一次拉纤是1995年,那个时候神农溪旅游景区已经开发,拉纤的功能已是运输游客。

  他回忆道,当初神农溪景区开发时,纤夫也是裸体运输游客的,但后来随着游客越来越多,而且游客中有很多年轻女性,还有很多家长带着孩子,裸体纤夫这个现象便被一些游客投诉,后来纤夫们就穿上了统一的服装。

  汪正才刚学拉纤时,船少人多,并非所有人都能进入景区纤夫的队列,是靠着父亲的关系,汪正才得以在一个叔叔的船上学习拉纤。

  直到现在,汪正才都记得第一次拉纤的场景:不会穿草鞋,脚上磨得全是血泡;不会甩纤绳,怎么都甩不好;不会用力,拉着特别费劲,即使喊再大声的号子也没有用。

  这样的生活持续了半个月,汪正才才开始上道。

  三四年后,勤奋的汪正才已经变成了"船老大"。再后来,他自己找人打造了两艘豌豆角小木船,把船挂靠在旅行社下,跟旅行社签下了运输协议,拉一趟活儿一条船能拿210元,5个或6个纤夫平分,一天能拉两三趟。

  汪正才对记者说,即使是这为数不多的210元,还是在1个多月前经过两天大罢工争取到的,以往拉一趟活一条船是180元。而一条豌豆角小木船能承载游客17人,每人的门票是150元。

  虽然旅游景区规定要着衣拉纤,但"裸体"名声在外,加上神农溪门票上的纤夫即为裸体纤夫,直到今天,还有游客要求纤夫们脱掉衣服拉纤。不过,除了老一辈经历过裸体拉纤时代的纤夫外,三四十岁的纤夫们还是过不了自己这一关。

  "会害羞。"汪正才说。

  今年5月份,巴东县举办裸体纤夫摄影活动,活动选在了一个偏僻无人的地方举办,自愿参加的大多是年纪比较大的曾经的裸体纤夫。

  走出大山

 

  纤夫,对于汪正才和他的父辈们来说,是一种谋生手段,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不得不做的工作。

  但如今,汪正才不愿让自己的孩子再从事拉纤工作,"还是要读书,走出大山。做纤夫太辛苦"。

  每逢暑假,汪正才都会像父亲当年做的那样,带儿子到船上,让他体会拉纤的艰辛,以激励儿子好好学习。

  张厚方的儿子今年高考,虽然考得并不理想,但张厚方依然认为必须出去上学,哪怕是先上高职、高专再升本科。

  不过,为儿子争取的大山之外的生活,对于汪正才和张厚方等正在从事纤夫工作的人来说,依然非常陌生。

  汪正才现在已经做到了"船老大"的位子,即不用费力划桨,只需在船尾掌舵。他在村子里还是管理100多人的村小组组长。家境有所改善的他已经有能力把尚在读小学的孩子送到镇上借读,每月支付500元的费用,这在以往是无法想象的。

  然而,这个成功的纤夫,却很少出山。祖国有多大,一些亲友移民到的江汉平原,这个平原在哪里,他并不知道,他甚至没有去过就在神农溪上游的三峡,即使是巴东县城,一年也只去一两次。

  也因为每天呆在山里,汪正才朴实憨厚之外,也透着些许"认生"。

  《法治周末》记者第一次见到汪正才,是在巴东县一家宾馆。那是汪正才40年来第一次踏入宾馆,胆怯、羞涩,不敢正眼看人,"出景区的时候跟别人换了双鞋,怕穿草鞋出来被嘲笑"。

  第二次见到汪正才,是在神农溪景区。当时他穿着有土家族特色的衣服,站在船尾向《法治周末》记者招手,自在、自信、幸福,远没有前一日在宾馆时的拘谨和害羞。

  纤夫这个职业,已经融入了他的血液。但,仅限于融入汪正才们的血液,纤夫正在离汪正才的后代们越来越远。

  年轻人越来越倾向于出门打工赚钱回到家乡光耀门楣,老纤夫们也倾向于让后辈选择更加舒适的生活,当汪正才们老去,即使是表演性质的拉纤,能否再被看到,不得而知。



  关于畅游 广告合作 友情链接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2015 畅游旅行网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Tripmart 版权所有 © 2008-2015 Tripmart.cn.   京ICP备1500768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10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