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山驼梁自然保护区留住了这些美丽的“爱情鸟”。供图/双军平
春回大地,候鸟北返。作为爱情象征的鸳鸯,最近也成群结队地从南方飞了回来,其中一些选择了山明水秀的平山县驼梁自然保护区,作为栖息觅食、繁衍后代的场所。据平山县鸟类爱好者估算,在该保护区“安居”的鸳鸯已超过百只。
鸳鸯相对浴红衣
4月4日,平山县鸟类爱好者驱车赶赴驼梁自然保护区,拜会那些在此“生儿育女”的鸳鸯。车队沿山路西行,过了合河口村不远,爱好者在路旁的小溪里,发现了一小群美丽的鸳鸯。初春的小溪水清且浅,流水潺潺,倒映着枯黄的芦苇,别有一番宜人的风情。这些鸳鸯徜徉在美景中,悠然自得地戏水玩耍。羽毛华美的雄鸟在前,黑白两色的雌鸟在后,夫唱妇随,时而低头觅食,时而振动翅膀,将清澈的溪水荡起层层涟漪,令人想起古乐府诗《九张机》中的名句:春波碧草,晓寒深处,相对浴红衣。
“安居”鸳鸯超百只
令鸟类爱好者们欣喜的是,在该保护区栖息的鸳鸯远不止这一群。沿卸甲河前行,从合河口到里大河村不到7.5公里的溪流中,他们共发现8小群正在嬉戏的鸳鸯,而且首次见到了6只以上的小集群。
鸟类爱好者孙先生欣喜地说,这些鸳鸯栖息的范围都在驼梁自然保护区卸甲河流域,据他们估算,在此“安居”的鸳鸯已超过百只。
鸳鸯“旅鸟”河北罕见
据孙先生介绍,鸳鸯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雄鸟叫鸳,雌鸟叫鸯,是我国著名的观赏鸟类,也是经常出现在古代文学作品和神话传说中的“爱情鸟”。现有资料表明,鸳鸯每年9—10月份南迁到广东、福建、台湾等地过冬,翌年3—4月飞回东北、内蒙古等地繁殖后代,在北京、河北一带很少驻足,是罕见的“旅鸟”。2003年7月,西柏坡爱鸟协会首次在卸甲河中发现了鸳鸯,2006年5月,第一次拍到了鸳鸯的照片。此后,选择在此栖息的鸳鸯逐年增多。
爱鸟行动留住“爱情鸟”
孙先生说,平山县有关部门和鸟类爱好者们积极向当地群众宣传鸟类保护政策和知识,培养他们的生态保护意识,为鸳鸯的栖息繁殖营造了良好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觉得“此间乐,不思蜀”的鸳鸯已改签“旅行签证”为“绿卡”,正式从“旅鸟”变成石家庄市“夏候鸟”大家庭的一员。“鸟情是地区生态的重要标识,鸳鸯种群数量的不断增加,说明我市"蓝天绿水"生态工程已取得可喜成果。”孙先生说,现在正是鸳鸯的繁殖季节,希望广大游客和爱鸟者不要去惊扰它们,让它们安静地养育子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