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洛火山脚下流淌着科洛河,河源自小兴安岭北段西麓,向西流,横贯嫩江县南部,汇入嫩江,孕育着两岸的文明和发展,是科洛人民的母亲河。
说到科洛,最著名的自然资源是科洛火山群,科洛火山属小兴安岭西段余脉,东南60公里为五大连池火山群。科洛火山群自新生代第三纪晚期多次喷发,形成23座火山锥和约350平方公里的玄武岩台地。火山锥分六列呈东北——西南分布在长40余公里、宽18公里的古老断陷盆地内。火山群中,保存完好的火山锥并有火山口的有7座,即科洛南山、孤山、大椅山、小椅山、黑山、卡山和481高地。火山口深度5—50米,内径10—165米。火山群中黑山最高,海拔542米。相对高度最高的为科洛南山,比高107.7米,海拔447.7米。火山锥体附近有火山灰、火山浮石、火山弹和熔岩台地。科洛南山附近的熔岩台地熔岩裸露,植被稀少。科洛火山区内物种丰富,生长着植物近百种,其中,五味子、山木耳、山核桃最为有名,中药材三十多种,黄菠萝树、椴树、山榆、核桃树等二十多种,狍子、野鸡等野生动物十几种。
火山喷发的年代史料有记载,清人《黑龙江述略》记载:“墨尔根东南,一日地中忽出火石瑰飞腾,声震四野,越数日,火熄。其地遂成池沼。此康熙五十八年事,至今传以为异。”《宁古塔纪略》记载:清康熙五十九年六七月之交,黑龙江将军驻地齐齐哈尔城中人,突然听到远方隐隐传来一种类似震雷的声音,而且“数日不止”。
对神秘的科洛火山的探寻和保护一直都在延续。清人笔记中曾写道:“途中岗岭迭出,南八里有一座望山,高约三十丈,中洼多树,石如牛肚,下有深洞莫测,夏季亦能取冰块,饮之又凉又甘。”1941年,日本学者新带国太郎和原口九万,在所著《绥化地震调查报告》中首先将科洛、五大连池和二克山火山定为一个火山群,南延至长白山火山、北到内蒙古的甘奎火山。黑龙江地质矿产局地质专家巩杰生在《小古里———科洛———五大连池火山带》一文中阐释,科洛火山喷发的年代大约在中更新世和新第三纪,与五大连池、二克山火山大约在同一时期喷发。因此,这三座火山群被统称为“二五科火山群”。现该景观已被列入全市地址遗迹生态区、我省自然遗迹保护区。科洛火山周围已禁止开垦和取土开矿,以求得最大限度的保护和利用。